首页

足控m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5 15:44:54 作者:哈尔滨续写“亚冬效应”新答卷:国家冰雪运动学院正式获批 浏览量:72913

  中新网哈尔滨5月23日电 题:哈尔滨续写"亚冬效应"新答卷:国家冰雪运动学院正式获批

  记者 刘锡菊

  23日,哈尔滨冰球馆内,十余名运动员正在进行赛事训练。在冰球与冰刃的碰撞声中,这片黑土地在持续书写着"后亚冬时代"的新篇章,其冰雪运动发展已锚定更高目标。

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在训练。张瑞焓 摄

  “哈尔滨亚冬会的成功举办,对黑龙江冰雪运动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黑龙江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晓冬表示,本土备战参赛加速了年轻运动员成长,黑龙江运动员斩获13金8银8铜,创历届最佳战绩;哈尔滨冰上场馆、亚布力滑雪场等完成现代化改造,达到国际赛事标准,为承办高水平冰雪赛事奠定硬件基础;赛会显著提升了哈尔滨的国际知名度,强化了“世界冰雪旅游目的地”形象。

  国际体育组织的认可,为这份成绩单增添了权威注脚:近日,在科威特举行的亚奥理事会第45届全体代表大会上签署了《亚奥理事会、中国奥委会与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亚洲冬季运动高水平训练中心的谅解备忘录》。在哈尔滨建立国家冰雪运动学院(国家体育总局和黑龙江省共建)也正式获批。

  “亚洲冬季运动高水平训练中心落户哈尔滨,有利于亚冬场馆赛后综合开发利用,有利于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带动和延续哈尔滨和全省的冰雪运动热度。”哈尔滨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柏志国告诉记者,从冰雪经济来讲,有利于发挥哈尔滨的冰雪资源优势,进一步放大“亚冬效应”,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全产业链发展;从冰雪文化来讲,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冰雪运动项目在亚洲各国家及地区推广普及。

  记者获悉,“2025年亚奥理事会-国际滑联亚洲花样滑冰青年训练营”将作为“亚洲冬季运动高水平训练中心”首个项目,计划于8月10日至20日举办。

  硬件升级的同时,人才培育体系也在加速构建。在哈尔滨建立国家冰雪运动学院,将整合国内冰雪体育资源,推动建立冰雪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创办冰雪体育培训基地、搭建冰雪体育科技保障平台。

  “要充分发挥国家冰雪运动学院的平台优势,推动科技赋能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社会和行业需求,推动冰雪体育文化传播,促进冰雪体育国际交流合作。”哈尔滨体育学院校长姜玉洪表示,国家冰雪运动学院将依托建校以来始终秉持着冰雪特色的哈尔滨体育学院进行建设。

  如今,这里正在将赛事影响力转化为发展动能。柏志国表示,在“后亚冬时代”,哈尔滨将以打造国际冰雪体育名城为目标,持续推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各方面工作开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去耕作、去流汗、去收获 这些年轻人为何在城里种地上瘾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一直与国内多方伙伴密切合作,促进小米的可持续发展。比如,我们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在中国多个省份推动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的农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包括小米、燕麦、大豆与水稻。此外,我们还通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认证,推动小米及其他本土作物的保护。”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项目官员董乐介绍说,希望通过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技术示范、新产品开发、能力建设和宣传,推动传统作物物种的在地保护与利用,提升附加价值,增加当地农户的收入,并提高小米和其他作物的气候韧性。

民革中央拟向全国政协会议提交40件集体提案

3月22日,世贸大厦消防控制室里的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显示监测到故障354个,另一台监测到224个故障,面对诸多故障,操作人员习以为常,无动于衷,并未进行处理。

内蒙古地震救援演练 四足机器人“参战”

冲浪项目将第二次出现在奥运赛场。15岁的杨思琪为中国冲浪项目实现历史突破,成为首位拿到该项目奥运资格的中国选手,成立仅六年的中国冲浪队将首次登上奥运舞台。尽管她的实力尚未达到世界顶级,但她在塔希提岛的每一次乘风破浪,都将是中国冲浪项目在奥运赛场上的突破。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南沙举起鼓励创新型企业先行先试的旗帜

林西强介绍说,2023年,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经中央政府批准启动实施,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各系统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

31位驻华使节参访四川:盼各领域合作“开花结果”

截至2023年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累计注册企业近万家,其中北京自贸区大兴组团和河北自贸区大兴机场片区累计注册企业5764家,引入华芯智能无人机华北制造项目和吉诺卫创新疫苗生产、瑷格干细胞、希诺因等生命健康企业,为临空产业积蓄持续发展动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